首页
媒体报道
图片资讯
科研项目
农业资讯
学术报告
科普文章
新华网 海南油茶授粉技术现场观摩及技术推介会在海南澄迈召开
12月13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中国蜜蜂研究所、海南省在海南澄迈海胶乐香油茶产业有限公司千亩连片油茶种植区召开海南油茶授粉技术现场观摩及推介会,向与会代表展示蜜蜂+高活性花粉制备+液体喷施授粉技术相融合的海南油茶精准高效授粉技术。 海南油茶授粉技术现场观摩及技术推介会现场 海南省农业刘作凯,国家蜂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成果转化局局长彭文君,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许江,海南省党组成员李芸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网 2024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12月13至15日,“2024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宣介了农业绿色发展理论研究和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分享典型范例和绿色生产模式,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与交流。 活动现场 2024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以“农业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共同研讨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模式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高品质青花菜扎根山东寿光
在中国寿光蔬菜研发中心试验基地内,一排排越冬的青花菜正茁壮成长。其中,备受瞩目的“中青318号”茎叶挺拔、花球饱满,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迎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 “中青318号”是10月25日“高品质青花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技发布会”上发布的青花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三新”成果之一。 青花菜正茁壮成长。(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我国青花菜拥有广泛的种植规模和市场需求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科技助推新疆戈壁沙漠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中国自今年3月启动实施“戈壁设施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科技任务以来,在沙漠温室结构、专用品种、栽培模式和绿色生产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助推新疆戈壁沙漠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12月5日,中国新疆戈壁沙漠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交流会暨重大科技任务推进会在新疆和田市召开。 中国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重大科技任务首席科学家杨其长介绍,自重大科技任务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包含新结构、新品种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吉林频道中国推进烘储新技术落地 助力粮食保质减损
近日,中国重大科研任务“大宗粮食智能绿色保质烘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年度工作推进会在吉林省四平市举办。与会专家现场观摩了粮食智慧烘储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可移动牵引式智能烘干机等科研成果。此次会议为后续任务攻关及成果产出打下了基础。 产后减损是保障我国粮食供给的“无形良田”和有效途径,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助力。目前,我国还存在粮食烘储装备缺乏,损耗高、智能化水平低的问题。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 良种助力番茄产业新升级
眼下正值番茄秋冬茬口的收获期,在位于山东潍坊寿光洛城街道的中国寿光蔬菜研发中心试验基地,科研人员近期正收获此前种植的近两千份试验材料和组合。 “我们要从播种、分苗、间苗、定植等各个环节入手,研究番茄生长习性与培育细节,观察杂交后不同番茄的性状和品质。”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番茄育种课题组组长赵志伟说,他们要利用抗病、高产、抗逆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优异番茄品种资源进行评价、分离和纯化;结合杂交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 明年三农工作怎么干读懂重要提法
(单位: 中国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从看2025年三农工作着力点
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充分肯定今年“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25年是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这次重要会议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做好明年“三农”工作将如何发力? 稳产保供: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指出,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华社 2024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年会在长沙召开
12月13日至15日,“2024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论坛以“农业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研讨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模式、农业新技术突破方向,分享各领域、各地域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践中的绿色生产模式和典型经验。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原党组、副部长余欣荣做了题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建设》的主旨演讲。全国政协,中国科学院院士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京报引进燕麦新品种及种质资源300余份 农科院助力丰宁燕麦产业
在城市繁华的商城或者美食云集的档口,常常会看到“莜面”的身影,这种发源于华北乡村、由燕麦制成的面食,是如何走出北方乡村,走进现代都市的?除了莜面和燕麦片,它们的原材料燕麦还在人们生活中担当着怎样的角色? 近日,在举行的“燕麦产业发展大会”上,记者获悉,我国燕麦育种、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等发展迅速,除了作为全营养食物越来越受关注之外,燕麦也在化妆品、功能食品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京报历经25年摸清土壤家底 首部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发布
数据集凝聚了我国几代土壤科学家的心血,是对我国宝贵的历史土壤调查资料抢救性保护的标志性成果。 25卷、2751万字、4500余幅图,全面记录了全国2200多个县63000多个土壤剖面数据……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获悉,我国首部《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由该所科研团队历时25年牵头整理、汇总,以分县土壤图和土壤剖面理化性状表形式,提供了我国各地详尽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数据。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京报 解读丨粮食总产量首破14万亿斤玉米为何是增产主力军
12月13日公布的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其中玉米增产最为明显,在粮食产量提升中贡献突出,相比2023年,增产121.5亿斤。按照时间区分,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夏粮和秋粮,夏粮主要为小麦,秋粮的主体则是玉米。 在粮食增产中,为何玉米一枝独秀,是怎样的力量推动了玉米大幅度增产?增产之后,市场是否能够消化?新京报记者采访了研究员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新京报 解读丨14万亿斤粮食意味着什么听听小麦首席科学家的判断
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粮食生产数据,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4130亿斤,这是我国粮食连续21年实现丰产,也是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 1.4万亿斤是怎样生产的?又意味着什么?这样的产量是否可以持续?未来是否还有上升空间?记者采访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刘录祥,他表示,粮食需求仍在增长,在未来,提升单产、保持稳产,保障粮食安全依旧警钟长鸣。
媒体报道
2024-12-20
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新华社 良种助力番茄产业新升级
0
新华社 明年三农工作怎么干读懂重要提法
0
新华社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从看2025年三农工作着力点
0
新华社 2024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年会在长沙召开
0
新京报引进燕麦新品种及种质资源300余份 农科院助力丰宁燕麦产业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新京报引进燕麦新品种及种质资源300余份 农科院助力丰宁燕麦产业
0
新京报历经25年摸清土壤家底 首部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发布
0
新京报 解读丨粮食总产量首破14万亿斤玉米为何是增产主力军
0
新京报 解读丨14万亿斤粮食意味着什么听听小麦首席科学家的判断
0
新京报 一文读懂何谓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新京报专栏
0